2010年5月29日

兩難

有個小男孩,撿到了一盒糖果,鐵盒裝著的,鐵盒上用鮮豔的顏料繪滿了漂亮的圖案。

小男孩很喜歡這盒糖果,總是喜歡拿著盒子,在手上翻來翻去,欣賞著盒子上的圖案;偶而也會打開盒子,盯著裡面五顏六色的糖果,想像它們的味道。

但是小男孩卻從不吃它。

當然有好幾次,都要伸手拿起糖果吃掉了,但對於一個每天在泥巴裡打滾的野小孩,這盒漂亮的糖果應該是永遠吃不起的高級品吧,雖然撿來的糖果就在手中,但吃不起的感覺仍然在無形中阻止著他把糖果放進嘴裡。

「只要能夠看著它的漂亮盒子就很足夠了。」小男孩心想。

有一天,小男孩發現盒子突然打不開了,焦急地流下眼淚。

此時,眼前出現了一個穿著七彩衣裳的大姊姊,用很溫柔的口吻對他說:「小弟弟,這是一盒有魔法的糖果哦。」

「嗯?」他一臉疑惑。

「它會選擇有資格吃它的人,雖然它在你手中,但也不見得就能嘗到它的味道呢。」

「那我怎麼知道它讓不讓我吃?」小男孩問。

「你只要打開來吃吃看就知道了啊。」

「但是這個盒子打不開了。」小男孩的眼淚又幾乎要從眼裡滲出來了。

大姊姊拿出了一把刀子:「你只要割開盒子就可以了。」

說完,大姊姊就轉頭走了,留下小男孩一個人呆立在原地,手上拿著刀子和那盒糖果。

雖然他很想知道糖果的味道,但又捨不得割開這個漂亮的盒子,在這樣兩難的決擇下,眼淚又流下來了。

小男孩長大後,遇見了一個女孩,一個有著漂亮眼睛,溫柔聲音的女孩。

男孩喜歡看女孩笑,但女孩卻總是皺著眉頭,所以男孩想盡辦法逗弄女孩,只要女孩的嘴角揚起,他就開心了;男孩知道,自己喜歡上了女孩。

但是男孩卻從不肯表白。

「這麼好的女孩,一定有很多追求者吧。」他總是這麼想:「而我是個什麼都沒有的人,如果我也算是追求者的話,那麼也是條件最差的一個,才配不上她呢。」每當男孩有著跨過朋友界限的衝動時,他的自卑總會適時地拉住他。

「只要能維持這樣的距離就好了。」男孩下了決定。

有一天,男孩的所有把戲都無法讓女孩笑了,他感到焦急又慌張。

小時候見過一次的七彩衣裳大姊姊,又出現在他的面前,口氣不像是安慰,反而像是責備:「決定要維持朋友的距離,就不應該為了她這樣煩惱呀。」

「嗯?」男孩聽不懂這話的意思。

「既然是朋友,就應該以朋友的心情來對待比較好吧,怎麼可以這麼患得患失的呢。」

「我只是想要看到她笑。」

「那麼就去逗她笑吧。」

「如果我不知道她不笑的原因,我要怎麼逗她笑呢。」

大姊姊拿出了一把刀子:「這是一把可以看見人心的刀,只要用它劃開胸膛,就可以知道那個人的心裡裝了什麼,只是被這把刀劃過的人,在傷口復原後,就會忘記該怎麼笑了。」

留下了刀子,大姊姊轉身走掉,剩下一手拿著刀的男孩。

男孩好想知道女孩心裡在想什麼,但這是為了能看到她的笑容呀,他再次陷入了兩難,只是早就忘記了怎麼哭。


應該不算小說,只是個小故事。

本來想要用童話的方式寫的,結果不小心搞得這麼灰暗....

而且後半段好像有點寫壞了。

總之,去咀嚼它的味道吧。


read more...

2010年5月24日

我討厭廢死聯盟

從很久以前(大概是小時候看包青天的年紀吧),我就一直在想,「以命償命」真的是好的方法嗎?雖然我很愛看包大人開鍘,但是殺了那個惡人一切又不能重來。

其實我算是贊成廢除死刑的,除了殺了犯人,他犯下的罪也沒辦法彌補的原因之外,也覺得一個帶給這麼多人痛苦的惡人,一槍斃掉也太便宜他了吧,所以前提是其他的刑罰都要更嚴格殘酷,這可是跟廢死聯盟的「人道」胸懷完全背道而馳的呢。

我覺得廢死聯盟應當做的事,是教育大眾廢除死刑的意義,靠著文宣廣告電子媒體演講跟辦活動等等,並且告訴大眾有什麼方法可以不用死刑也達到一定的嚇阻效果,等到社會對廢死議題沒那麼反感的時候,就要開始遊說司法機關及立委,主導修法立法,提出配套措施,最後才是實質廢除死刑。

當然這個過程可能要花個幾十年,但既然是一個終極目標,為什麼不按部就班慢慢來,而要用急就章的激烈手段,這樣反而造成社會的反感,離廢死的目標越來越遠。

當廢死議題吵得沸沸揚揚的這個時候,廢死聯盟跑出來指責執法機關,違反世界潮流不顧程序正義,但是這麼多年來,這個聯盟到底做了什麼,我只知道他們高喊著「廢除死刑是世界潮流」、「死刑犯也有人權」、「死刑的存在對治安改善沒有好處」等空話,然後到處替已經定讞的死刑犯求情、連署、搞釋憲,搞了一堆大動作,就是沒有好好地認真地用可以說服反對廢死的人民的語言,告訴我們這麼做到底是為了什麼。

在我的眼裡,不尊重他人生存權的人,何必還在乎他的人權,我只期待有個方法能夠更符合公平正義,而且能夠比死刑帶給這些犯人更大的痛苦,讓他們看見真正的地獄,以達到嚇阻犯罪的最佳效果。


read more...

2010年5月19日

28歲的大關卡

幾個月沒來照顧這個Blog讓我感到十分愧疚,雖然我希望在這裡的每一篇文章,都要有完整的起承轉合,很認真地寫出來,但是在這個時候,還是不由得來點沒什麼意義的碎碎唸。

有時候還滿羨慕像九把刀這種每天可以寫五千字,而且持續不斷的人,雖然我也曾經可以每天三千字;或是像朱學恆這樣,每篇文章都可以圖文並茂寫得落落長,但還是能吸引人一直看下去。其實認真要寫點東西的話,是不會缺靈感啦,只是近來的狀況,實在沒辦法靜下來好好地寫文章。

我的忙碌狀態,只要從我練吉他的頻率就能看出來,近兩個月來把吉他拿起來的次數只有四次吧;我是個沒辦法一心多用的人,一次只能專注在一件事情上,過去在做音響的時候,連續兩個月下班時間除了音響什麼都不管,修腳踏車的時候,大概也是一整個月都浸在裡面,在打超難打的貝維克的時候,大概有四個月的時間一下班就是打開PS2,當然這段時間是完全沒在碰吉他的呀。

最近應該是我人生目前為止的最大關卡,基本上是忙到沒什麼時間能好好休息,不過忙一點也好,不然只要一閒下來,有一點思考的時間空間,就會發現如果這一關我撐不過去,那人生大概就毀一半了吧,在這樣的心情下,當然沒辦法好好練吉他呀,所以我只好改練星海…

本來在兩個月前,還期待東吳的日文師資班呢,準備要趁這個機會讓自己的日文能力更上層樓,不然即使是通過了一級檢定,我仍是對自己的日文能力沒什麼信心,當這個班期因為招生不足額而取消的時候,本來還滿失落的,覺得人生頓時失去目標,不過現在看來一切都是我多慮了,否則一個沒辦法一心多用的人,同時要被那麼多事情包圍,我想八成會累倒吧。

等到這陣子忙亂過後,大概又能開始練練吉他騎騎車,沒事出門燒燒底片,閒閒在家就打打電動看看DVD,偶而抽點時間來照顧一下常被我冷落的Blog,當然每個月銀行催帳的通知,也會提醒我:「你已經進入另一個不同的階段了……」,所以有欠我的錢人快點還一還吧(不過我想我的債務人大概也看不到啦)。


read more...

2010年3月10日

謠言充斥的時代

當兵的時候,因為資訊過於封閉,所以地下組織「謠指部」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,由謠指部發佈的消息,不管是讓人高興或是失望的,都一定會成為數著饅頭阿兵哥之間的熱烈話題,反正資訊封閉,除非你有個好朋友就在國防部的人事室裡當文書,否則不可能知道最新一期的縮短役期傳聞究竟是真是假。

離開了部隊,出了社會,才發現資訊流通越方便的地方,謠言的力量就越大。

美國蘋果公司最近幾次新產品發表前,不管是Mac Air、iPhone 3GS、iPad,或是下一代的iPhone,關於新產品的規格及功能的謠言都滿天飛,在商品還沒正式亮相前,就吸引了大眾的注目,新產品的發表記者會開始的第一時間,就有來自全球各地成千上萬的網友等著看網路上的轉播,然後相關話題可以延燒個一個禮拜到一個月,於是蘋果又打造了一款成功的商品。

我不可能知道這些謠言的源頭是哪裡,說不定只是網路上打打嘴砲的網友,也說不定一切都是蘋果行銷計劃中的一環,不論如何,3C迷們對這些謠言的重視程度,可是跟公司的正式新聞稿無異呀,甚至每當有新的謠言放出,就有一堆Blog會把謠言內容當成真實情況來分析。

今天早上看到了兩則新聞,一則是宏碁正在設計一款採用無邊框LCD的筆電,資料來源當然不是宏碁官方聲明,而是某個數位新聞網站;另一則是目前只看到影子的Chrome OS,將要發行企業版,文稿內容載明「有消息指出」。

或許網路的便利性,讓謠言的傳播速度更快,傳播範圍更廣,因此力量也比以往更強大,畢竟過去媒體通路有限的情況,一般人不是花錢去買情報(報紙、書藉),就是被動地接受被篩選過的資訊(電視、廣播),相對地,謠言要流通就有難度了。

如今,網路的發達造就我們的身邊隨時隨地都被各種訊息佔據,其中有真的也有假的,雖然網路的方便性,讓人只要坐在電腦前就可以輕鬆查證這些馬路消息的真假,但先別提要從眾多資訊中去篩選有用與沒用的消息要花上多少工夫,甚至有些有用的情報不是在電腦前敲敲滑鼠打打鍵盤就能找到的;為什麼蘋果新產品的謠言可以讓人認真去分析,因為直到產品發表日,這些謠言所指出的內容都是蘋果公司的商業機密,根本無從查證,就算是網路再方便,除非有人肯駭進蘋果公司的內部網路(不過就算有人聲稱他這麼做了,說不定又是另一個謠言),不然就是雇個商業間謠去偷,相較之下,雇用間諜的風險還比較小。

坐在椅子上就可以破案的,只有小說中的安樂椅神探(以福爾摩斯為代表,但福爾摩斯也是有不得不離開安樂椅的時候)跟靈媒了吧,許多消息的查證,並不是只要會用Google就能辦得到的;而從蘋果的例子中,我們可以體認到謠言放上網路具有強大的力量,很容易讓人信以為真,如此看來,我每年都固定會看到一則內文一模一樣,只有執行日期不同的「新上路交通法規」(警告駕駛人要小心這些新法規否則會被開單的文章),也不足為奇了。


read more...

2010年2月15日

我的房間

自從去年把我的房間弄成現在這個樣子之後,就一直想要找個機會介紹一下,因為我覺得我已經夠資格被稱為收納之神了!所以這純粹是為了滿足我的小小虛榮感而發的分享(炫耀?)文。

首先來看看走進房間第一眼的樣子吧!

我知道很亂,但是這已經是趁著過年的機會,稍微整理過而比較整齊的樣子了。

然後往門口方向看是這個樣子的︰

那個三國無雙有沒有很宅啊!如果讓我早個兩年開始玩相機的話,那個位置我想會掛張自以為很有感覺的相片吧。

門後的掛衣區,用來掛穿過但還沒有要洗或是收起來的衣服,通常都是大爆炸的狀態,現在這個門還勉強能全開的樣子,是經過整理的,外套大衣類幾乎都掛在門外,因為門內掛不下。

玄關(自以為有玄關)進來是個很好用的大鐵架,沒有這個鐵架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啊!

上層是放被子跟枕頭的地方,沒有睡覺的時候被子是收在這裡的,藏在被子的後面是一排掛帽子的勾子。

下面那層的左半邊是放包包的,但是還是有好幾個包包放不下,所以比較常用的我會另外用掛勾掛在前面。右邊的木箱超級好用,IKEA買的,可惜當我想要再買第二個時才知道停產了,裡面收著我的運動服、護腕及墨鏡等等。

再下面那層放了三個小的防潮箱,放一些小型的攝影器材,像是迷你相機跟閃燈等等,右邊是底片收納區,新底片跟沖好的底片都有。

\

最下層是吉他器材,還有錄音用的麥克風及線材等等。

架子的上面也是儘量把垂直空間利用到極致,左邊的防潮箱裡放的是相機跟鏡頭,防潮箱上是各種大小的相機包若干個,幾乎都是別人送的或是很便宜的價格買進,但因為各有功能,所以全部都留下來用了(覺得不好用的大概都賣掉了吧)。

右邊的下面鐵架是備品櫃,放些隱形眼鏡藥水或牙線等備品,上面放的是自製的小物攝影棚。

再往裡面去是我最自豪的CD收藏,數量還沒仔細算過,約略有六、七百張吧,收藏這些CD造成了不少困擾,所以特地去訂做這個櫃子來放,利用了在漫畫店常看到的滑軌,可以放個一千五百張以上吧。

CD櫃上是雜物區,算是很少用又丟掉可惜的東西,分類用箱子裝好疊在上面,真的要用到時也很容易取用。

CD櫃前的桌子底下,放了一些常用的大型物品,像和室椅、行李箱、吉他袋等等,還有紙袋跟塑膠袋之類也藏在這裡。

再來就是我花最多時間耗在上面的書桌及工作區了,書桌的造型其實很不好用,不過我還是用了十年。

書桌上面釘了兩個層架來放東西,基本上都是留著沒用但我不想丟的無用收藏品,順道一提,右邊的架子垮了,現在是用紙箱硬撐著。

為了有效利用垂直空間,來置放書桌放不下的各式東西,所以自己做了一個架子,上面放擴大機跟印表機,下面是電腦螢幕、電話、PS2等等,後方的分層本來是想要用來放CD,不過現在是用來放模型。

再來是書架區,上層書架下層櫃子。

我也搞不懂為什麼我可以把書架塞得滿滿滿的,另外還有一堆書,存放在我家的儲藏室裡,我希望有一天能讓他們重回架上....

下面的櫃子裡也是塞滿滿的,有衣服、電子材料、各式小工具、電腦用品等等,還有一個抽屜是滿滿的相機(都是經手整理試拍準備賣掉的啦)。

最後是衣櫃區,上層是存放各種冊子、傳單、相片等等有回憶的東西,下面是完全不夠我用的衣櫃,現在是處於空間利用率98%以上的狀態,裡面加了許多我後來買來的小收納,不然很多衣服會沒地方放,而且我的西裝還得掛在我爸的衣櫃裡,幸好我不常穿西裝,所以沒帶來很大的不便,

我的沙發,有時候會窩在上面看書、看日劇、看電影、練吉他等等。

同時也是我睡覺的地方,以前本來是睡地板的,後來發現很容易背痛,才買了這張沙發床。

打開來剛剛好頂到書桌,所以沙發床打開的時候,除了睡覺幾乎什麼事都不能做,因此每天起床都要收床,有些人應該會覺得麻煩,但是我是(假)日本人嘛!

以上,就是我(被評為不能帶妹回來)的小小小房間,充滿了我長期生活在小空間中所發展出來的各式收納技巧,每次想起來都覺得我好神呀!不過還是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。

但是現在這個樣子應該是最終進化版了吧,實在沒什麼空間可以讓我再改變了。


read more...

2009年12月10日

新槍與舊槍

Guns N’ Roses 終於要來台灣了。

反常的,我這次一點也不想去共襄盛舉。

其實Buckethead真的很屌,我在大學的時候就因為看過他現場表演的影片而對他有點印象,技巧方面也沒話說。

在我知道他加入了GNR後,感覺還滿奇妙的,畢竟他和Slash的風格可是截然不同。

經典的November Rain中,Slash的Solo是這樣彈的。

不過Axl Rose也不是省油的燈,他打著GNR的招牌,找來了一堆大咖吉他手來陪他玩這首歌

同一首歌,但是兩個版本中,對音符中感情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,Slash的Solo中的掙扎、矛盾、憂鬱,與歌詞相互呼應的情緒及力量,在新槍的詮釋下,雖然並未完全消失,但也表現得不夠強烈,少了一種拉住人的心,揪住眉頭,讓聽眾雖然旋律前進而跟著起伏的魔力。

其實我也不討厭Axl Rose,只是在90年代前後,GNR最紅的那段時期,一起確立樂團風格的團員都已經不在行列裡,卻還是堅持要用Guns N’ Roses這個名稱做他的音樂,甚至Slash想要拿這個名字延續90年代老槍的風格,兩人還為此打了好幾年的官司,在這幾年的時間裡,Slash不繼地釋出和解的善意,但是Axl不知道幹嘛就是不接受。

如果今天不是以GNR的名義,表演著屬於這個樂團的全新音樂,或許我還會為了Axl Rose跟Buckethead而買票進場朝聖一下,但是現在的狀況,會讓我覺得好像花了門票錢去聽一個外國來的cover團,想到這裡就讓我很沒興趣。

不過新槍還是有做得很原味的歌啦。


read more...

2009年11月13日

家庭餐廳「カフェ レフア」

旅途中,一位嗜肉如命的同學一路上都吵著要吃丼飯 ,但是我所找的餐廳基本上都是以當地特色料理為主,根本沒什麼機會遇到有丼飯可以選擇的菜單啊。

就在我們要去瀨底島的前一天,我正在為了那天中午要吃什麼而煩惱,於是翻著租車時送的旅行情報雜誌,找看看有沒有看起來不錯的店可以去吃吃看,無意中讓我看見這家菜單上有丼飯的店-カフェ レフア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只是這家店實在有夠難找,導航機上的店名、地址、電話都定位不到這家店,於是我乾脆就在導航機上的大概位置亂點一下,然後試著走走看吧。途中經過了很長一段只勉強能讓一台車通過的鄉間小路,讓我一直懷疑到底會走到哪裡去,而且一路上又沒有遇到任何路上可以問路,幸運的是,等我們走到導航機指示的終點時,附近完全沒有住家,卻剛好有一對情侶出現在我們面前(有沒有這麼剛好…NPC哦)。

於是我拿著情報誌,跑上前去問這家店的位置,「啊不就這一家嗎?」他們指著旁邊一條小路的方向,我朝著那個方向看過去,還真的有一間歐式的建築物,想不到我不過在導航機上隨便一指,就指到了餐廳旁的JA倉庫,一定是天意帶著我們來到這家店的。

這是一家裝潢別緻的家庭餐廳,落地窗前的木造陽台上,也設有露天的座位,只是屋外的大太陽讓我們沒有在戶外用餐的閒情雅緻。

老闆娘是個媽媽級的厲害人物,不但會說英語,而且因為兒子會說中文,所以也跟著學了一些中文,可以跟我們用中英日三聲帶溝通。他告訴我們,他們有接過韓國客人、香港客人,但台灣來的還是第一次呢,所以我們是他們店裡的第一批台灣客人囉。

菜單上主餐的部分有:煎豬排跟蔥鹽豬肉兩種丼飯(附湯及沙拉),都是用沖繩產的豬做的,還有咖哩飯及燉牛肉(附沙拉),另外一個是要預約的2人份創作料理,因為是突然跑來的,所以無緣吃到這道料理了。

點心的部分有冰淇淋跟自製蛋糕,也有下午茶組合,飲料的話就是咖啡、紅茶跟果汁,這裡的氣氛跟裝潢真的滿適合閒散地吃個下午茶。如果看不懂日文菜單,也很貼心地準備了英文版的菜單。

在點了餐之後,老闆娘和他的媽媽就開始動手準備我們的餐點了,即使是湯跟沙拉這種可以先準備好東西,也是等我們點完之後才開始洗菜、製作,丼飯現做或許花不了什麼時間,但是連燉牛肉也是現做的,因此在等待上是會多花一點時間。

不過等待是值得的,首先送上來的是很普通的沙拉。

還有很清淡的蔬菜湯,味道我已經記不太起來了,因為對主菜的美味印象太過強烈。

其中兩個人的主菜是現做的燉牛肉,雖然是現做,但還是燉得很濃,很入味的樣子。

可以選擇搭配麵包或是飯。

因為我沒有吃,所以不要問我味道怎樣,但是吃過的都說讚。

再來是我同學夢寐以求的丼飯,他點了煎豬排丼,是把島豬肉切塊,煎過之後舖在飯上,看我同學吃到感動得掉眼淚了,我想其美味就不用多形容了吧。

至於我自己點的是蔥鹽豬肉丼,用豬肉片跟大量蔥花一起炒過後,舖在飯上,因為太好吃,所以我很快就吃光了,以致沒機會拍下照片。

最後再來杯飲料,忙完廚務的老闆娘也走到桌邊來和我們聊天,又是便宜滿足的一餐。

雖然地點有點難找,而且交通又不是很方便,但是我已經列入我個人極推薦景點了;若是有機會來到瀨底島,請務必到這家小餐廳來用個餐,一定會讓你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
read more...